网上阅读10年事(1998-2008) 作者weid

流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21-07-08
消息
1,563
点数
38
转帖 http://www.lkong.net/viewthread.php?tid=236350 原作者:weid
注: weid,本名段伟,男,1975年生,北京人。2000年进入网络文学行业,龙的天空创始人之一,曾任纵横中文网副总经理。著名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家,著有《网上阅读十年事(1998—2008)》(2010年)《一部标签的丰富史,一则原创小说类型谈——试论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陆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与演变》(2011-2012年)。



  【叙言】

  老水打电话来,勒令我写评论,还好心的说出了几个书名。3天后,我把电话打回去,问:我写点别的成不?老水沉默了半晌,以一种禅宗六祖的口吻反问:“你多久没回去了?”

  “……”

  “你多久没回去了?”

  其实我一直在。

  十年是一个概论,故事的起点不在“起点”,不在“龙空”&“自娱自乐”,而是在“榕树下”“黄金书屋”“大唐中文”……那是一个更加遥远的年代,所有的痕迹都正在消散,但那确实是一个黄金的年代,金色的原野,地广人稀。有人春天撒下一把种子,秋天扛着一麻袋稻谷就颠了。有人默默的在地上打桩,农民嘲笑他不种地,但当桩子连成一片,才发现原野上大片的肥沃土地,成为了他的个人农场。

  这十年,我们是观望者,是参与者,是创造者,是收获者。我们从观望到收获的,不仅仅是红色的人民币,不仅仅是打发时间的小说,不仅仅是一个个大神和教主,甚至不仅仅是年少的记忆、蓝色的理想、一分一秒消耗掉的生命。

  仿佛,我想说的是一个世界,一个交杂着虚幻与真实的世界,一个共存着朝阳和余晖的世界。我曾经奔走在里面,除了喜悦没有别的感情。

  一年一年,今天,很奇特的是,写到这里,我发现心里的那种感情,依然是喜悦。

  或许这就叫烙印,刻在我们的生命里。

  那么好,这是一个故事。或许并不存在任何的意义,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最近还好么?很久没有在一起聊天了,今天有空,说说我这几年的经历吧。怎么说呢,还算有点意思……&^%$#@%^)*&$~

  所以,或许你能够从下面一系列的文字中挖掘出一些“意义”,但基本上它不过是关于某种记忆的标题。不过即便如此,我仍然坚持一个观点:有人使用这些“意义”之前,需要付给我vip版权费用——虽然你是小白编辑,但我好歹是作者不是?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最大的骗子,不叫魔鬼,叫做记忆。我的讲述同样如此。

  毕竟对于3K党门下行走的意识流众来说,动用Baidu&Google是很煞风景传出去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标题下的任何关于时空事件人物的表述,都可能在“不准确”到“完全错误”的两极间做优美的量子运动。欢迎考证与指责,但拒绝人参公鸡和乱拜教主。

  我一直在。

  我知道你们也一直在。

  出来让我看一眼。看贴不回是不道德的。



  【使用手册,常客略过】

  从上文到下文,某一段话,看过后笑着说“这死人还记得哪”的那些人,叫做“我们”;看过后“切”了一声或者不满的说“这傻*当初是这份歹毒心肠”的,叫做“他们”;看过后迷茫不知所云或者大发八卦幽思乃至狂呼大神也是人的,对,就是“你”——“毒草!”这是一个必须给“你”作出的警告。干瘪的文字,毫不YY的剧情,没有盛开的百合和满台的菊花,没有纯洁的仰望也没有悲惨的卖肾……嗯,毒草,小白退散,勿言不预。

  我们和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叫做通俗小说、商业小说,曾经有人给这个世界的标签叫“网络小说”,曾经有人给这个世界的标签叫“原创小说”。这种标签很垃圾,好像有人说我是黄种人、中国人一样的垃圾,说的没错,但有什么意义么?最重要的是,有什么钱途么?

  2002年(?基于上面说过的理由,所有时空事件人物的表述,都是需要打问号的,下同,下略。)

  的某一天。

  南中国某旅游景点的某度假村的某会议室。用召集人的心态来说,“不能说世无遗贤至少也是群豪毕至”的一次盛会召开了。与会者严肃认真活泼地探讨了包括 “我们中何时能出现当代的金庸和中国的罗琳”这样的话题的很多话题。作为幸福的与会者之一,我至今保存着会议的邀请函,并对当晚酒席上高坐首桌上的召集人身边的美女作者的尴尬表情记忆深刻。

  但我想说,对于这个位面的生物来说,金庸和罗琳不仅仅是偶像或者坐标,他们是鲜活的,正如红朝太祖之于你我,影响无所不在。

  人与人的交流,有时可以根据彼此的地位进行区分。视角来说,0到正负90之间摇摆。然后你会发现,决定这种视角的具体度数的,往往不是当前的议题和彼此的音量,而是一种叫做阅历的诡异东东。你看过什么,你说过什么,你做过什么?正是这些,决定了彼此间能不能用平等的姿态,用无障碍的语言进行交流。

  初始的看客生涯之后,2000年以相对积极的姿态闯入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发现和大多数面位生物居然可以进行0°的交流。用林黛玉偷听贾宝玉的告白后的心态来说,就是“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原来,这个位面其实久已存在,纵横三万里上下五千年,只不过以前一直是相对封闭的,万维网的横空出世击碎了壁垒,大批文学青年(更重要的是文学女青年)进出自如,大家说话的调子很熟悉,仿佛一种河北的方言之于北京的听众……

  唰唰唰唰,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陪我走过了漫长的22年的无聊岁月,我相信正是他们的大能,创造并最初丰富了这个世界。我也相信,正是冥冥中的他们,把这些文学青年(更重要的是文学女青年)勾搭到了这个盛开着奇异之花的罪孽之地。我也才发现,原来我的内心,最渴望的,还是所谓的文学女青年啊……

  这些大能们包括但不限于:

  说岳全传、封神演义、唐传奇、四大名著、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荷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大仲马、马里奥。普佐、西德尼。谢尔顿;还珠楼主、金庸、梁羽生、古龙、倪匡、温瑞安、黄易、田中芳树;鸳鸯蝴蝶派、琼瑶、亦舒、席绢;……哦,西村寿行,哦哦。

  或许还有但不肯定包括:

  李耳、孔丘、庄周、慧能、司马迁、陶渊明、李杜、苏东坡、柳三变、李易安、关汤马王;

  林语堂、鲁迅、老舍;柏杨、王晓波;希区柯克、斯皮尔博格、吴宇森、徐克、黄霑、崔健、罗大佑;手冢治虫、鸟山明、车田正美、高桥留美子……

  或许还有但很难求证的包括:

  马基雅维里、达尔文、萨特&马尔其、太祖&人民日报首席评论员……噢,AV与暴雪,噢噢。

  你看,事情变的有些麻烦,我本来想列一些人名,说明一下关于阅读背景的概念,结果越来越象一份有关美学的时代书单。更可怕的是我知道那些准备回帖的人,可以不打磕巴的把这个单子扩大3-10倍,然后信誓旦旦的说,凡是看见名词不知道概念的,统统被视作小白,一旦进入他们的狩猎范围,一概轰杀至渣。这事多少有些危险和麻烦,是纯真的你捧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20元著作沉浸在所谓的流行中泪流满面难以自拔的时候,想象不到的。

  好吧,请鄙视我们吧,这种感情真实而强烈,是任何一个人面对不属于他的世界时的第一反应。但如果有一天,我和你一起躺在荆棘谷美丽的丛林中,破口大骂那个卑鄙无耻的S3牛头战士之后……如果你问我关于这份单子,我会如此解读:

  “你干什么工作的?”

  “你的行业内有什么灰长灰长牛B的前辈么?”

  “如果可以,你能列出一个单子么?”

  ……

  好了,你看,还有比这个圈子更绝望的地方么?每一个人名都是一座大山,压迫着后生们。

  再换一个角度,电视、电影、游戏、互联网,你便利而愉悦地享受着它们的时候,可曾听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切齿的诅咒?

  “文学将死!”

  2003年由某著名类型文学网站发起的研讨会上的某个实体书大卖的出身网络的作者的断言。

  “互联网上95%以上的原创文学来自中国大陆!”

  时间地点同上,另一个实体书大卖的类型小说作者的陈述。


  ——以上,就是这个故事的缘起现在和未来。

  【前线上阅读时代(1998-2003)】


  【肇始:阅读的真空】

  1998年,我跟着公司领导到上海出差,意外的在街头发现了10卷本《银河英雄传说》,于是,怀揣着许久以来的渴望,忍受着领导连绵不绝的呼噜,坚持着在酒店客房洗手间里,每天0-2点,每周1-7日,每次1卷地看完了。

  这个陈述有点可笑,但那时的我们,对于阅读确实处在一种类似饥渴的状态。最近的一次丰富的大餐,来自于之前几年的盗版盛宴,倪匡20多年的积累,黄易出道以来的作品,连同席绢的10余部小说,集中的出现在了书摊、租书店中,散发着自温瑞安以来许久未曾闻到的墨香。

  小说,好看的小说,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说。

  你瞧,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得到满足。

  那时的我,并不清楚一部小说,从最初出现在作者的脑海中,到最终以某种纸张印刷的形式被读者捧在手头,需要多么复杂的流程,需要多少人在里面斗争博弈。

  那时的我,也并不理解自己的阅读习惯有多么的可怕。《黄易作品集》《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田中芳树作品集》这是不多的可以让我看3天左右的作品目录。

  几年后,当我无聊的在家里上千张盗版DVD中翻检的时候,当我在WOW的世界里沉迷的时候,我一度认为这种饥渴已经离我远去。可是当我看见亲爱的二姨为她和她可爱的女儿,来找我要小翠的签名时;当我看见我的同学和他的母亲,兴高采烈的往家里搬着《鬼吹灯》的盗版书时;当某次酒后,一个小太妹眉飞色舞的给我讲述郭敬明、明晓溪和沧月的风格以及他们的文学成就的时候……

  我才相信,这种饥渴,无处不在。

  几个简单的问题:

  “你看过什么好看的小说?”

  “你用多长时间看完的?”

  “你看过几遍?”

  “你知道作者用了多长时间写出来的么?”

  伟大的互联网,尽可能的取消一切中间环节。伟大的vip,第一次完善的给出了全流程的盈利模式。伟大的资讯爆炸的时代,从博客到播客,每秒上亿字节的信息时刻准备着冲击我们。可是在龙空,依然有人360°雪地裸奔跪求神农……这或许就是根本的矛盾,在这个时代,对这个群体。它推动着并将继续推动着这个位面历史的车轮。

  小说,好看的小说,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说。

  你瞧,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得到满足。

  无论如何,在那几年,众多和我有着同样饥渴的人,被一本叫做《大唐双龙传》的,缓慢而又无穷无尽连载着的作品,勾引到了互联网上。我们或早或晚的来到一个地方,又或早或晚的离开了那里——

  PS:感谢清华大学的OCR小组,他们将每月最新的《大唐》从香港邮寄来,拆开,OCR或干脆是分人手打,校对,上传到互联网上。直到华文社最终决定将每3卷一本,改为与港台完全同步的一卷一本为止。


  【黄金屋的倒下】

  黄金书屋是第一批文学站点中规模最大的,并因此吸引着当时相当一部分上网的青年。但就绝大部分读者而言,里面的文字,或者是读过的,或者是不想读的。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因为《大唐双龙》而来,但天杀的,这里的《大唐双龙》居然不是更新最快的!

  于是大唐中文,于是晨星号,于是爱心小屋,于是卧虎居……并最终发现更新最快的地方是在论坛——于是西陆BBS.这是一串清晰的价值追寻的脚印,提供各种实体书的网络阅读版本的站点留不住我;提供各个站点最新更新小说目录检索服务的站点留不住我;提供各种独有的原创小说的站点留不住我;提供各种原创小说的最精致排版版本的站点还是留不住我。我最终停留的地方是,一个能让我最快看到最新最多原创小说,并能和一批同好聊天打屁的地方。

  那个还没有网络游戏的年代,每一个所谓的文学站点,都认为自己提供的是内容服务。而30万元卖出的收录着最多小说的黄金书屋,轰然倒塌的原因,居然是没有内容。这的确不是一个笑话,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id,都用自己的脚直接投票。卧虎居的《田中芳树作品集》,卧虎居的《风姿物语》,卧虎居的《莫仁作品集》,今天我还可以从记忆中翻出那经典的绿色背景,而黄金书屋有什么?只是一堆了无新意的比特的集合罢了。

  PS:在我印象中,逐浪的雪人兄,当年就成功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小的书站了,那才是真正的老前辈啊。

  无论什么时候,朱威廉都是一个值得今天吃这碗饭的人尊敬的家伙。十年前,背着100万(红的绿的忘了),从遥远的新大陆回到祖国,开创了一个网站,一个真正原创的文学的简体的网站!

  榕树下是一个真正值得纪念的理想国,纯洁而高贵,虽然诞生在世纪末,但从里到外,充满着80年代象牙塔里那种独有的难以言说的浪漫气息。虽然我一想到榕树下就是安妮和宝贝,但如我这种低级趣味者的有意无意的忽视,完全无法阻止榕树下以它特有的文雅矜持,一步步的占据着所有媒体关于网络文学、原创文学的报道。

  这种与传统媒体的垄断性资源优势,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婚姻。榕树下的商业模式,是成为一个网络文学作者、原创文学作者向传统媒体投稿的平台,一个 C2B的平台。大量类似的文字令本来看纸稿就看得眼花缭乱的平媒编辑,对着电脑不过是进一步眼花缭乱。有时我恶毒的猜测,平媒当时对着朱威廉露出的满面欢颜,是不是就有如朱太尉微笑地看着宋江。

  榕树下的倒下和郭敬明的崛起一样,证明所谓的文学的世界,从来不能是什么高洁的东西。而文学,从你我在被窝里点着手电看《空中小姐》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都知道,它有如橱窗中的东东,只能让你去点,倒贴过来不是不行,但总归不是经营的正道。

  PS:对朱威廉的最后报道,似乎是去了某个大集团作出版方面的总监,后来离职了;安妮宝贝仿佛很久没有消息了;另外2个现在还风生水起在我记忆中和榕树下有关的人分别是:李寻欢,目前是中国赫赫有名的书商;宁财神,沉寂很久之后以《武林外传》编剧的身份名动中国。而另外一个仿佛叫刑育森的大侠,不知道现在坐在哪间办公室里过着啤酒、花生米的生活。

  下文会重点交代在内容方面真正支撑着那个时代的一系列海峡彼端的站点。这一节的最后,请允许我怀念一下一个真正有着鲜活生命力的地方——新浪网社区、金庸客栈。

  BBS年代上网、文字可读、网上有文章、杂志有文章、出过实体书、1986年前生人、你听说过他的名字,满足上述7个条件的任意四个,2000年前上网混论坛的所谓圈里人,你八成可以直接问他当时在客栈的id了。

  什么是所谓的“上网的价值来自积极的谈话、联系和形成社会团体”,看看当时客栈里漫天大水就知道了。《悟空传》和《花痴帮》是当时这个群体的精神代表,是他们关于力量和理想的群像。历经转场清韵和第奥根尼等数次风波,作为一个群体的他们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但做不来日更万字的他们,反而是现在到未来,我知道的最具创作生命力的一帮家伙。如果说这个位面真的存在把写小说当作生命的奇怪生物,我首先会猜是不是他们中的一员。

  2002年新浪计划改版文学频道,目的是充实原创内容;2006年新浪再度计划改版文学频道,目的是推出自己的vip计划。听着总监、主管们关于新浪的平台优势如何强大,来自各路文学大豪影视明星的内容多么有号召力的发言,我真的很想问问她们,还记不记得当时客栈里的那些家伙,还记不记得那个小二哥。

  2008年5月底,偶然逛进金庸客栈,看到第一页上有个网友问,当年那些作品在哪里可以找到,版主的回答大意是,“当年我不在,很抱歉,这事我不清楚”。

  黄金屋的倒下,多少都和内容有关。另一方面,就如恐龙时代的尾声,某些卑微的生物因为天生的小小胃口,反而存活了下来。“到底应该是些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开始在某些作者、某些网站管理者的脑海中盘桓。

  黄金屋的倒下,并不都是时代的悲剧:

  2004年 《烈火如歌》 明晓溪 晋江文xue城

  2005年 《诛仙》 萧鼎 幻剑书盟

  2007年 《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 天涯社区

  2007年 《鬼吹灯》 本物天下霸唱 起点中文网qidianclub.com

  更新完上面那部分,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恍惚到了8年前,老TOM和我说着他当年纵横在使用国际长途拨号上网的那些传说中的所在时,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我很郑重地想,他是不是比我大8岁?

  8年后,现在的看客中,或许有人会把我上面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给别人听。我希望这不是未来关于首批文学网站的唯一剪影。无关老朽,我始终认为,前人带给你的快乐,就应该分享给后人,不是九斤老太的感叹,而是一种敢于面对未来的传承。

  或许是这个时代在大众面前说话的机会太少了,很多时候,位面生物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临时性失忆症。在某份2007年出版业和文学网站的高端论坛的会议记录中,我神奇的发现,仿佛10年来所有互联网上的文学成就,都是和且只和这几个出席会议的网站有关的。

  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个业内形象大使的评选,我会不会把票投给一个叫“卧虎居士”的家伙。他不会码字,不会写读后感,不会网站经营,但是他在很多个夜晚,自己一点一点,把成千上万K的文字认真的排版校对,编排布置页面。这是一个典型的不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只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家伙。

  2000年,是很多个象这样的家伙,登上舞台的时刻。


  【发端:在西陆的日日夜夜】

  2000年夏天的某个傍晚,北京某写字楼一层,西陆文学频道主管燕飞来JJ在等着几个人。在过去的几个月,她负责的文学类BBS的流量一直呈几何态势上升,其中龙的天空自娱自乐版的每日点击数从4000已经迅速接近了3万,对于一个无限开版的BBS社区来说,这是其它任何论坛历史上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些微的不安来自于即将和她会面的几个龙的天空的版主,她预感到他们会提出一些要求,但她确信有社区方面明确表态支持的她,应该可以应付掉这几个毛头小伙子。

  此刻,她并不清楚,这个由自娱自乐、红尘阁、一意孤行、五月的天空4个文学类BBS组成的所谓联盟,准备干些什么;不知道这个叫做龙的天空的所谓原创文学联盟,将很快和她的日常工作无关;更不知道,未来的2年内,一个个后继而起的以文学类别抢占社区流量第一的BBS,将因为同样的理想一个个先后离去,它们包括幻剑书盟、百战、天鹰……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大唐双龙传》即将连载结束的时候。当时追着《大唐》来到西陆的网友,看到的是自娱自乐和卧虎居(就是上面说到的那个卧虎居士的卧虎居)激烈竞争着BBS流量第一的位置。

  彼时,除了《大唐》之外,大家发现还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新鲜连载的小说,或许是《星战》或许是《风姿》或许是《银新》《天庐》《幻魔》《圣魔帝》……

  彼时,苏逸平的个人网站已经开张,痞子蔡的作品正在横扫天下,朱学恒正在辛苦翻译着西方奇幻……

  彼时,以某个名唤随缘的ID为代表的兄弟们,穿梭于各个繁体网站,无限、六艺、不良牛、元元&鲜网,甚至是和虎门同等门禁规模的猫园。更多、更快地转贴,是他们的乐趣,是他们的成就,也是他们抚育自己的BBS成长的唯一通道。

  (PS:随缘、41477、love.lin、锄头、楼兰雪……其中楼兰雪成为了支撑龙空的顶梁柱之一。)

  虽然,横跨那道海峡的电信网络不算太慢,简繁体文字的不同对当时大部分读者来说造成的障碍也不是太大。但越来越多的人,还是留在了提供这些转贴的地方,也许是对版主辛苦转载的感谢,也许是对在那边发言的不习惯,也许仅仅是因为感觉彼处虽好不是家乡。

  吸引他们留下的根本,其实是创造了这些作品的作者们。这一点,毫无异议。在西陆,我们开始更多的看到一些不同的、精彩的、正在成长中的小说。每一部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许文笔稚嫩了些,或许故事简单了些,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着奇妙想象和真实感染力的。

  小说,好看的小说,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说。

  彼时的我,第一次发现,这个愿望可以在一个地方实现。



  那时,还没有大陆读者是小白读者的说法,彼岸的作者在繁体论坛上同简体发言者可以无障碍的交流。哪怕是刻印出版的作品,作者对这边的转贴乃至OCR,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容忍。而随写随贴的作者们,对于两边的读者,更是一视同仁的尊重。

  那时常去的三个繁体站,分别介绍一下:

  鲜网。

  前身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原创色情文学基地——元元,没有之一。或许是由于元元巨大的集聚效应,随着创作者的增多,以《风姿物语系列前传》为代表的,里面流传出的非色情小说或者删节版的色情小说,影响力越来越大。

  顺势改版转型的鲜网,理念很清晰——鲜。新鲜的文字,你马上就能看到;最鲜的文字,马上就会印制出版。

  鲜网的经营模式核心是出版,关于这一点将放在后面专门加以述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首开的会客室模式。鲜网当时为所有的专栏作者开放专属会客室,这个会客室的主体是一个由作者自己管理的论坛,功能方面已经相当接近后来的BLOG.龙空建站时为驻站作者开设专属会客室,从名称到理念,都完全抄袭了鲜网的概念。

  罗森、典玄、紫天使、天罪、蓝晶……我没记错吧?

  在说频出现之前,鲜网是所有华语世界中,原创文学的唯一巨无霸,也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后来这种地位的丧失,其实和说频狮鹫上砚信昌无关,只是因为大陆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台湾有限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市场空间的上限,而两次进入大陆市场无果后,有如90年代的港片,它被隔离在了一个从广阔市场之外,也被隔离在了一个重要的原创小说源头之外。或许它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但毕竟别人成长的太快了。

  六艺藏经阁。

  六艺是一个以盛产认真创作和认真交流的君子出名的地方。脸红脖子粗、口水战、胡搅蛮缠这些基本上都是看不见的;顶、赞这样的水贴也是基本绝缘的。这是一个年轻但绝不轻浮的地方,他们或许不以创作为生命,但他们以创作为真正的爱好,并给予它虔敬的尊重。

  虽然当时武侠还不像现在这般颓势,但象六艺一样,保持着大量高水准原创武侠作品的地方也是不多的。或许只有全盛时期的金庸客栈可以凭借汪洋肆意而又多变的风格稳压一头。

  因为缘分,有两个六艺人后来这里成为了我网络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

  一个叫怀物采子,别号滚滚的汤圆,后来被拐来成为龙空原评最早的四头猪之一。一个在任何时刻任何空间跟你聊起关于文学和创作的话题,你都会被吸引的亲切的家伙。

  一个叫Foxflame,我最喜爱的原创武侠作者之一(另一个是杨叛),《水龙吟》的纯正味道就不说了,这家伙还有匿名开新坑的劣行。孙晓《英雄志》和讲武堂相依为命,《水龙吟》也有类似的命运,联想到温瑞安大大到武汉的一系列言评,对比之下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无限传说。

  虽然很不严谨,甚至不像后来的九州那样试图严谨,但无限传说确实是第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想通过大家的创作,拼接出一个世界的开放性创作基地。只不过这种拼接似乎是世界分成4片大陆,每人各写一片……

  除了冰川伸和子鹰两位外,活跃在这里的,居然有很多来自大陆,或者是从大陆走出去的留学生。好吧,其实说是许多,但最终现在还有可能被大家记得的,不过是飞凌、天照幸运、Rly而已。他们加上胖毛虫、红尘,就构成了无限传说简体站——红尘阁的最初主人。

  所以,其实无限和龙空是有很深的血缘关系的,呵呵。



  2000年,活跃在西陆的人和事,绝不仅仅只是转贴。虽然大量的转贴作品发布和当时大多数原创作者论坛发言风格不符,但海峡两岸的作者,还是不时会在西陆出没。除去红尘阁的诸位外,mayasoo、ppower、新唐、常昆,当时都会第一时间把文章贴上来,和大家分享。常昆、新唐的连载,mayasoo的版聊现场采访,都是非常美好有趣的记忆。

  那时,你能感受到一种明确的活力,推动着我们去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当时大陆文学站点的新的原创文学网站。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叫做大陆的鲜网,但明确的以华语地区第一大原创文学网站为内部目标的龙的天空,在这一年的8月,离开了西陆,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新生。

  开站之初,我们为12位驻站作者开设了专属的会客室,申请并获得了包括罗森、莫仁、苏逸平、LQY、六艺诸君以及无限的所有创作的转载权。

  这是一个开始,我当时相信,我们在开创着一段小小的历史,在参与着一个小小的传奇。最初决定和我们一起的作者包括:Aflyingfly、ppower、Rly、mayasoo(台湾)、飞凌、新唐、狼小京、天照幸运、权谋、水泡、常昆、丹。

  楼兰雪、流水&冰雪莲、五月、萌朦、木子,这些现在在版上还能找到的id,都是从那个时候就参与乃至主导着龙空方向的人。

  西陆是一个摇篮,是爱好一切原创小说者的摇篮,离开是因为群体在壮大。在保持群体交流需求的同时,作者需要相对更私密的网上空间,可以专心的和自己作品的读者进行直接的沟通;爱好者们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就不同类别的文学创作展开探讨。

  西陆的时代盛况,至少于我,是说明了一个“交流”的重要性。相对于前文的黄金屋,西陆当时的氛围,是一个更倾向于六艺的风格,不仅是强调读者与读者的交流、作者与作者的交流,更希望通过管理者的努力,打通作者与读者间的界限。在一个开放的语境下,让网上的同好,有一种形成集体共识的氛围。

  另一个变化是,在非商业化的年代,为原创小说爱好者这个特定群体提供全面服务的网站,是无法由一二个管理人员维护的,所以,它以“个人合作网站”的形象出现了。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书站的管理团队越来越多的思考有关“某个站为什么好”“我应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从最初简单的收集展示,向主动的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互动手段、与用户进行利益捆绑的方向发展。此后的若干年里,他们将以越来越积极的方式,在越来越强大的平台背景支持下,在原创文学这个天地中,使用他们独立的话语权。

  PS:先后离开龙空网站管理岗位的,为龙空建立发展付出过极大心力的有,随缘、没啥、废人、云飘零、胖毛虫、田鼠、悍马……

  PS:龙的天空这个名字,是由天照幸运提出并得到当时所有管理人员赞同的。当时的天照幸运还在澳大利亚留学,几年后回到广东家乡,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

  龙空建立最大的意义,或许是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创作更贴近于商业化的幻想题材小说为目的的作者们和他们的爱好者,从原有的网络文学群体中明确的剥离了出来。
 

流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21-07-08
消息
1,563
点数
38
  【鲜】

  “后世的史学家”大多以“黄金年代”之类的华丽辞藻来形容那段时期,我觉得很好笑,莫非真的只有“匮乏黄金”的年代,才配冠以这样的修饰?10年的网络阅读经历,我看过的最好的原创小说,还是在实体书出版、线上VIP发展起来后,在数量上居多,质量上也毫不逊色——文学创作确实需要天才,但绝非不需要坚持。

  不过,前VIP年代,更多现在活跃的作者的创作热情,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大片题材、类型、语言、结构、风格上的空白,使得这个时期的先行者们可以尽情的挥洒他们的灵感。良好的互动交流,在相当程度上持续保证了作品的质量。没有出版的出路,虽然使得他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但没有出版的压力,同样也就没有了注水的动力。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总是以一种普遍的灵气,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经常,你会发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第一次亲密接触》痞子蔡

  语言和人物行为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痕迹的言情小说,网络文学出现在大众视野内的肇始。

  《悟空传》今何在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解读的方式,其中八百个认为今何在今后不可能创作出更强悍犀利的作品,一千个认为这部作品无法复制。有可能成为时代标签的作品。

  《风姿前传》罗森

  狗血、恶搞、利用历史人物的历史定论进行小说人物的建构,罗森是网络小说自觉地向商业小说靠拢的先驱。

  《星战英雄》莫仁

  末世、星际武侠。后来前传的创作没有了这两个概念,转型未成功。

  《穿梭时空三千年》苏逸平

  穿梭时空,无论是神话体系还是言情内核,总有一种自己的冷峻味道,阅读时多少会有种被隔离在外的感觉。

  《都市恐怖病系列》九把刀

  独特的文字及其表述方式,在没有同等架构故事的能力下,风格无法复制。

  《幻魔战记》Unkown

  学院生活、擂台战的开创者。

  《水龙吟》foxflame

  剔除一切非传统要素,就是要看看自己能写成什么样(剔下来的形成了一部叫《黑色火焰之歌》的烂尾作品)。

  《简单武侠》杨 叛

  中短篇武侠集,每一篇尝试都是关于“武侠还可以写些什么”的回答。从创作到生命,都长久处在一种不自觉的流浪状态。

  《天王本生》江南&《长歌击剑录》ppower

  一个是北大毕业在美读研,在客栈诗书酒剑意气风发;一个是清华在读,集合同好创立“天都原创”文学社,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创作的唯一格言。他们选择的题材都是所谓的“奇幻武侠”,而精神上都和佛学有很深刻的联系。

  《苍穹》子鹰

  印象中那个时代给我最大震撼的武侠背景作品。

  《天庐风云》飞凌

  怪大叔和美少女暧昧的欢笑旅程。

  《精炎战记》天狗月炎

  骗来不少男性读者然后明确加以驱逐的实力派作品。

  《生命》非天工作室

  怀着构架一个世界的野望,进行集体创作的国内奇幻先驱。主创之一以赤军的笔名,长久流窜在一个以地域划分以称呼他为“老贼”确定归属感的圈子内。

  《生命系列》

  作者名字一直没有印象,据说是清华才子。末世、机甲、空战、刻骨的爱情。

  《真髓》魔力的真髓

  非穿越架空历史,真实血腥细腻地讲述着一个乱世的故事。

  《从春秋走向战国》梦回汉唐&《醒 狮》卫华

  红旗插遍东南亚。

  《大宇宙战争年代志》LQY

  架构在星际的宏大史诗。

  《银河新世纪》mayasoo

  星际,战争,女主视角。

  《光辉岁月》新唐

  游戏同人小说的标竿。

  《细柳镇》水泡

  情景剧《武林外传》的创意来源?

  《鱼龙变》无常

  “嗯,武侠小说要有这样的主人公”作者说。

  《临兵斗者》勿用

  现代、都市、道法。

  《无赖战记》常昆

  作为小说没啥了不起,但它的更新方式带来的轰动效应,使得它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迄今为止高居榜首。



  商业小说的新鲜感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你必须突破旧有。列出上面这批作品的时候,没有翻阅任何当年的记录,目的不是简评,只是想对不了解它们的人说,有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文字,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未来。

  客观的说,和今天相比,那段时期,圈子里的人还不多,任何一个坚持创作的人,都可以得到非常有质量的互动。但我还是相信,创作是一个非常私密的过程,好的作品,只能缘自作者良好的创作意愿:“我想写一本什么样的小说?它有什么不同?它能不能让我自己满意?”


  【大家都是平常人】

  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没有特意的区分“我们”和“他们”,仿佛这个世界充满了和谐。其实原因不过是因为利益还不明显,将“我们”和“他们”区分开来的诱因还不够强烈。但勘不破贪嗔痴三俗的人,怎能没有怨念。远离了嘲讽与自我嘲讽这样优秀的龙空传统的文字,怎能引发看客的欢呼。所以,当真正风起云涌的大潮即将来临的时候,请允许我先对那几位不多的即将被我冒犯的人,真诚地说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虽然,某种“不惮以最大的恶意”酣畅表述别人SB自己NB的方式很过瘾,但我必须承认,那不符合我的哲学。作为一个标准的位面生物,我们应当学会所谓的丛林法则,当一件事情你看不惯,你可以努力地去改变,但你一定要明白,这种常态中的利益分布和权力结构。世上没有SB的人,只有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三俗中的人、和渴望三俗的人;或者说不喜欢吃肉的人、正在锅边吃肉的人和满世界找肉吃的人。

  无论是哪种人,你都应该判断他干过什么?想干什么?能干到什么程度?并根据你的结论和自身的能力,给予相应的应有的尊重。这是人生的基本。



  用作者举例子在这里指手画脚似乎不太合适,掌握不好尺度的话很容易引来粉丝们的围殴,还是说几个出版方面有幸合作过的人吧。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无论利益分配上的表现是剥削还是资助,无论作为出发点的动机是贡献一己之力还是借势分一杯羹,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做了些什么的人。在大多数所谓的业内人士的眼里,他们都不能算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他们是我有机会与之喝酒绝对不愿错过的人。



  游是应该付给我很多越洋电话费的台湾编辑,在几年的时间里,他曾经先后为他的老板、他自己、他的委托客户向我约过稿子。他总是爽朗的笑,尤其是在给我下套被识破之后;他总是让我去催作者的稿子,然后替我顶住他们老板催稿的压力;我们喜欢一起幽怨的鄙视爽爽文,然后探讨热卖小说中的流行要素;为了一个章节的修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声调吵上很久;我们看到了特别好的小说或者封面,总是要向对方炫耀,哪怕我们知道这个作者永远不会属于我们……他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爱拉二胡,是他幸福的源泉。

  台湾租书店市场大乱之后,龙空渐渐退出了海外版权市场,我们也就很久没有联络。我想他会很好的,或许生意不太好作,交通有些不便,但他有那么可爱的女儿,有那么爽朗的笑声,还没来北京吃我一顿烤鸭,怎么能不好好的呢。



  金是一个北方胖子,负责过去到现在所有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奇幻小说的具体出版工作。他和我有类似的演出风格,就是喜欢站在对方的阵线里,为自己这边谋求利益。从结果上看,他种了树,但算不上一个摘果子的人;从过程上看,他没有因为做这些事情,拿过一分钱的好处。他的笑声很有趣,你知道一个胖子总喜欢嘿嘿的笑是一件多么搞的事情,就是这种嘿嘿的笑声中,上千万字的作品变成了实体书。

  虽然京津两地不算遥远,但在一起吃饭的经历还是有限,但每次酒桌上,他都喜欢翻来覆去地说两句话,“老段,你最近不太地道啊。”“我就是为了喝趴下来的。”

  最近一次饭局,只有我们俩,我们没聊小说、没聊出版,聊起了他一直钟爱的音乐。那天的白天很热,晚上起了风,就着燕京,很凉爽。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一个书商。某个若干年前从他那里破门而出的女编辑,现在正以火红的工资刺激着我对职场地位的怀疑。该书商总是以一种南国人特有的语调进行着表达,他的脸经常会发红,可能是喝了一点酒、可能是要着急说服你什么、可能是被你真心的赞美了一下、可能是被你轻轻的BS了一下、可能是说到了他美丽的妻子和调皮的孩子、可能是说到了他曾经和未来的理想……

  能够用淡淡的兴奋对别人说些什么的机会,其实不多;能够听着别人用淡淡的兴奋对你说些什么的机会,其实也不多;所以我也很喜欢和他聊天,尤其是他把大约是他酒量6倍的啤酒放到台面上的时候。他喝酒其实不厉害,一小口一小口的抿,摆那么多大约是认为北方人都很能喝很喜欢喝,他觉得你要没喝高兴就一定会认为他不够意思。

  他的下属中有一位经常和我对口联系的小刘,工作很踏实内行,非常赞。所以,我总在他面前说他对小刘刻薄,工资低啊、权力小啊之类的。他就有些窘,红着脸认真的争论或者认真的转移话题,同时主动和你碰杯,大口的喝酒。



  仰望着金字塔顶端磨牙的人,总是在想,如果没有万恶的阶级敌人的剥削和祸害,自己也一定是高高在上的那个群体中的一员。瞧,这几个就是阶级敌人中的一份子。他们有着或大或小但都实实在在的权力,他们都占过我的便宜也被我占过便宜,他们都是笑呵呵的凶猛野兽。

  这个位面的社会结构,就是由类似的从作者到粉丝团QQ群主,从政府官员到实业巨子,成千上万个匿身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凶猛野兽组成的。有的时候,你应当学会所谓的丛林法则,要知道“生意”和“朋友”的区别——无论你想做什么,放下生意后,都是朋友。


  【命运相逢的那一刻】

  2003年,对于这个位面的真正权力者,生活依然是每天继续写书、找书、聊书、出书,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从2001年辞职到现在,我已经做了2年的专职站长和实体书编辑,拍砖打屁,日子也算是逍遥快活。

  如果我知道6年后的某天夜晚,在本本面前试图仔细描述一下发生在那年夏天的那场会面,所谓“宿命相逢的那一刻”的话,至少,我会强烈要求当时会议的举办方,把大会合影现场冲一张给我。对,一个会议,没错,就是我在抬头部分提到的那次讨论了“中国的罗琳和现代的金庸”会议。



  当时的龙空,在流量上已经成为最大的原创小说站,建站之初的内部目标已经达成。当时的幻剑,在司马等人的努力下,以及突破性的在每一个作品简介页下方开设留言板所获得的巨大好评,也已经稳稳地跟在后面。

  因为西陆年代结下的友谊,因为和在北京进行网站管理的死凤、邪月的交情,同样因为各自关注的方向不同,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两站之间的关系,非但不是你死我活,甚至谈不上你追我赶,双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力给予对方资源、行动上的支持。

  所以,在会议室的圆桌旁,当我和死凤嬉皮笑脸地坐在一起,听着大会主持铿锵有力的发言,对于宿命的来临懵懂无知的时候,不要怪我们,只是我们当时还年青,还纯洁的以为这是一个清贫常乐的围城。



  当上午温暖的阳光照入会议室时,作为当时网络上相当红而又颇有口才的说不得大师,理所当然的坐在会议组织者的身边,代表我们应对那些有关金庸和罗琳的话题。

  一个削痩的青年安静的坐在他的身边,倾听着那些我们觉得装B的有些可笑的发言,不时的记录着什么。他是说不得的同事,据说是因为喜欢吃鸡蛋想来看看下蛋的母鸡长什么样子。2天的会议期间,他的微笑总是很及时,说话总是很温柔,虽然你一看就知道他其实并不知道大家在笑些什么,你也并不总能明白他温柔地说出来的是什么话。

  我们喜欢围在美女作者身边,说着那些关于过去的趣事,并对会议组织者总是霸占美女作者的聊天时间有强烈的不满;他喜欢站在会议组织者的身边,听着那些关于未来的宏伟规划,并对会议组织者屡次中断发言而向美女作者问东问西有小小的不耐。



  这个削痩的青年,叫做孔毅。



  在不久的未来,他将买下幻剑书盟的经营决策权,并从此在连绵不绝的说服站内管理员、投资商、合作伙伴、广告客户……的过程中,带领幻剑书盟以一种无可扭转的坚定步伐,迈过第一的高峰,冲入死亡的泥沼。

  孔毅此人,以善于将1说成100并卖出10块钱,闻名于圈内。支撑了5年之后,他最终在幻剑破灭、个人破产的边缘,成功的将危险的未来卖给了以善于花10块钱买个1并自认为得了个100的TOM.com.

  孔毅不是所谓的鳄鱼,只是一个小小的炒手,他是外部世界对这个位面投影的一个代表。他对于这个位面,这个位面的人所热爱的一些东西,没有一丝感情,他只是估价并四处兜售。他赶走了管理团队中所有对幻剑真正抱有感情的人,然后最终让幻剑成功的死在了他的手里。你可以感性的理解为是资本对理想的又一次强奸;你也可以理性的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产业兴衰间的泡沫。

  但如果你作为一个老的幻剑书友,既不想如上面那般感性的理解,也不想如上面那般理性的理解,甚至不想如我一般恶毒的说些什么……或者你可以来龙空的一个灰尘满地的论坛看看,在这里也许你可以发出一声单纯却一直积郁在心底的叹息。“瑯環藏剑阁”——曾经的幻剑众作为一个群体决意消失在公众面前时,留给关心他们的人一个最后的纪念的地方。

  幻剑在精神层面的死去,是以整整一个团队的离去为墓碑的。这个团队太轻浮,太不专业,太没有战略眼光,对于资本的意志总是阴阳怪气。只有你我还记得,他们那阳光般的活力,曾经召唤着无数的网友——

  “2000年10月,书情小筑、石头书城、小书亭、凝风天下4个志趣相投的文学书站为了更好的发展,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网站联盟,取名为幻剑书盟。”



  回到那个充满阳光的南中国某旅游胜地的某度假村的某个会议。

  2天的议程之后,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刻,主持人在满头大汗的招呼着三三两两的人们,准备在面对碧波的气派的大堂前鲜红的会议条幅下合影。而不远的地方,湖边的一颗柳树旁,一个略微有些腼腆的和善青年找到了我。当时他是一位略微有些名气,但文笔和故事远称不上强悍的在台湾连载出版的大陆作者。我知道他,但和他距离热情友好的情谊还相差着遥远的时空。只不过,他的笔名叫,宝剑锋。



  其实之前我就听说了他和他的几个作者朋友,想要办一个原创玄幻小说协会的组织,甚至已经起草了有关的协会章程之类的在我看来完全不着调的东东。

  这么说你就明白了,作者写书是靠自己的创作力获取稿酬,中介代理是靠对作者的服务和资源优势收取佣金,出版商出版是制作产品,印刷厂印刷是大规模生产,发行商和终端销售商是靠面对最终消费者的渠道优势获取价差,那么这个所谓的协会准备靠什么生存呢?

  在你获取利益之前,你是不是要先说明一下你准备出售的是什么呢?是作作者经纪,版权代理还是另一个个人合作网站?如果真的如名称一般,就是一个类似作协这样的机构……难道要我们掏钱养你们不成!我忘了这样的话我是咽在了肚子里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委婉的表达。

  那个年代,无数的青年凭借着热情在创造着自己的理想,在有机会将未来和爱好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永远不要低估他们的勇气。当然,也永远不要高估他们的专业能力。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你需要认真的倾听他们的判断,他们做事的逻辑,他们准备的计划。

  至少截止到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宝剑锋同学还没有表现出他们这个小团体在这些专业能力上的突出表现,而就我对他们团体中另一个颇为活跃的名为黑暗左手的奇特生物的了解,我想我对他们的关注应该停留在某种较低的层级。

  回到北京后不久,听说分散在各地的这个团队的成员,在一次QQ会议后,决定推出他们的网站。再不久后,全名为“起点原创玄幻小说协会网”的站点开张了。

  起点建站后第一次被大家所注目,缘起于一部名为《我是大法师》的网络大红的小说。关于这部作品的内容和引发的争论,暂且按下不表。当时与这部小说联系最紧密的也不是起点,而是一个叫做百战的所在。但,截然不同的价值倾向,至少向我说明了起点与我们的某种重大的不同。

  如我上文关于幻剑的表述,任何一个书站超越前辈,除了必须的加倍努力外,必然会有一个重大的体验突破,是用户从来没有感受过的且具备良好正面效果的。如果说血红巨巨登上排行榜第一和长期霸占龙空书库第一的《风月大陆》相比,只是文风的些微差异,起点的第二拳“改版”也效果平平的话。起点的第三拳则是真正具备重量级水准的——在那一年,直接要求作者独家授权网站进行刊载,怎么想都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的行为。这是一个主动撕下各站维持的“友好”氛围,为了突围而出,明确表明抢夺占领原创源头的宣言。



  那时,幻境、龙骑士城堡、清韵这样的完全依靠创作者之间的互动表明活力的网站还在生存着;铁血、晋江这样的类型文学网站,正在点滴的壮大着。

  那时《紫川》《小兵传奇》正在热销;《都市妖奇谈》《冰鳍火翼怪奇谈》《青蝠酒吧》,《飘邈之旅》《搜神记》,《我们是冠军》,《异时空-中华再起》这些在日后推动了一个类型的作品,开始浮出水面。

  这些,在当时,和起点仿佛并没有什么独享的联系。

  当然,除了后来去了17K的血红。



  然后是VIP的推出。

  让我们抛开关于起点到底有没有资格进行网络的出版的问题,就像抛开日后关于起点到底能不能干掉盗贴网站的问题一样。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而真正的问题是,相比于巨大的运营费用,哪怕以10%的转换率计算,当时起点排行榜上的作品带来的日收入,都是远远不足的。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起点向每位VIP用户收取30-50元的入门费用。

  可以说,除了大约每月3万的广告费用外,起点就是靠着这30、50的汇款单,咬牙坚持着。这笔费用在当时大约可以让一个如我这样的普通阅读需求的用户,看上大约3-6个月小说。而起点能不能坚持6个月,至少在大多数位面生物的眼中,都是存有疑惑的。

  此刻,把当初的环境说的越是险恶艰难,就是给今日的英雄们挂上越多的勋章。事实是,传奇就在我们的身边,当盛大带着巨大的资本、完善的销售渠道、大量可转化的用户,来到吴文辉同学的面前时,他的临时性失忆症还没有影响到他作出应当作出的判断。当然,没有坚持继续持有部分股份这个小小的问题不算。

  于是,故事将很快告一段落,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了。至于kind_red猪头在某个邪恶的论坛发表的酸气十足的言论,不过是一个永远无法放到阳光下的永远不值一晒的笑话。



  听人说起点曾经有篇穿越文,大致是说作者穿越到过去,然后找到了起点如何如何。我没有看过,不知道作者和我的思路一样不一样。我的想法是,首先尽量找到当时生意失败,潦倒在上海街头的陈天桥兄;如果不行,则不要去找起点,直接找到当时那个神秘的QQ会议所在的聊天室。那是真正的传奇的起点。

  对于这个传奇,传说中有一个英雄,在那天以一个陌生人的姿态,闯入了那个房间。日后起点的一系列成功印证了他的闯入实际上应该叫做降临。正是他将不着调的计划扫入了历史的故纸堆,指引了未来的方向。

  我对作者的建议是,听,然后无条件的支持他。据说这个传说男的ID叫藏剑江南,彼时是上海某学校的老师。


  PS:

  用欧阳峰的逻辑说,这世上总有一些人是你看不惯的。尤其是某个从来没有说过做过任何你觉得有点意思的事情的家伙,尤其是这个家伙总喜欢在你家里喧哗吵闹的时候,尤其是你知道他呆过一个月的房间在搬出去后需要重新装修的时候。

  据参观过起点办公室的兄弟透露,起点编辑们上班的时候会有至少一半人打开龙空的页面。那我坦率的用一种前文述说过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真诚心态,告诉大家:在龙空总会有无数的活剧,而隐藏在黑沉的幕后,观看其中某个叫围殴奇特位面存在黑暗左手的活剧时,我总是会想起来,这十年的网上浮云往事,对我来说,还是喜悦压倒一切的。
 

流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21-07-08
消息
1,563
点数
38
  【理想的年代】

  农民伯伯在地里种黄瓜,卖给一切可以找到他们并愿意出最高价钱的人,他们的收入假设是每亩每年1000元;农产品经销商以每亩产出1000元左右的价格,在各个乡村将黄瓜收集上来,然后贩运到北京大钟寺的农产品市场,在这里它将以每斤2元的价格卸货;大钟寺批发商每天的工作是等在自己的摊位前,等着即将游走在四九城各地的菜贩子以每斤2.5元的价格将黄瓜买走,并以每斤5元的价格卖给你我。

  然后还有一些人,虽然无论你想吃什么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既然你现在吃的是黄瓜,那你就是因为黄瓜和他们产生着有如南美蝴蝶和伦敦风暴般真切而又深刻的联系的。他们可能是一个在京珠高速上刨坑扔石头以向黄瓜车收钱的修车铺老板;可能是某种利用“河北和马达加斯加的黄瓜在爪哇国的预期价格变化”生存成长的奇特生物;而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身影叫作资本,本质上和把黄瓜放到你手上拿走人民币不同的是,他们是把人民币放在你手上并拿走更多的人民币……想吃黄瓜就得自己种的小农时代一去不回头了,互连网大潮下的地球村的格言是:你说要吃黄瓜,全村都得忙活起来。

  这就是人们每天能吃到黄瓜的故事。也是我正在讲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希望你能理解,任何一根美丽的黄瓜都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没有美学上的意义。



  时间回到2001年6月的一个夜晚,北京方庄一套普通的高层住宅,三个人,一个装着五个兄弟十六万老婆本的牛皮纸袋。明天我将正式辞职,昨天老楼谈好了一个小小的写字间。这个时刻的主题,用朴素的话说就是——活着。

  龙空从西陆分离出来后,流量一直在迅速的上升,带来的就是带宽服务器费用同样迅速的上升。参与创建龙空的兄弟们,一直以每人每月100-300元的输血方式支撑着日常的开销;而近百位网友热情的解囊相助依然无法填补服务器升级所需要的资金。

  养孩子,没有奶粉钱,怎么办?这个夜晚,我们的想法就是做一家公司,来支撑龙空的生存和发展,哪怕刨坑扔石头,也得弄来些奶粉钱,要不然孩子死了什么都是扯蛋。

  你看,我又情不自禁的想让这种回忆向严肃的方向上靠拢,这是不对的。事实上那时我们很开心,有兄弟愿意和你一起做点什么,而且你们都知道就算玩完了那时也不过三十来岁没啥好怕的。这个时刻,理想未来那些个东西都是点缀,你只是想做点什么,做的时候能很开心,老了以后也能很开心。



  我们知道两件事情,一是所谓先行是先行者的墓志铭,市场需要培育,我们无论目标是什么现实都是必须活下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第一个成功吃到螃蟹的人还需要运气。二是维持推动互连网原创小说生存发展的作者、读者、管理者三个要素中,当时唯一具备有效价值的是作者,而且我们认为他们是创造的源泉和根本。

  所以,为作者服务,给他们物质保障;为读者服务,给他们提供好书;线上培育未来,线下实现商业价值。成为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运作理念。

  这些年来,在线下,我们做过不少事情,利润率最高的是无线内容提供,风险最大的是独立出版发行,最繁琐的是网上小书店,最具代表性的是则是版权代理中的一个关于狮鹫的片段。

  那时在龙空一个全封闭的内部论坛上,因为一个非常有实验性质的计划集合而来的好友们,正在就如何系统公正的判断一部原创商业小说并在它们间进行对比,做着认真而努力的尝试。而我正以同样昂扬的亢奋,试图在这一过程中将简单感性的评论集合,变成一个系统化可复制的评判体系。

  狮鹫老板计划停业的电话打过来时,我就在一墙之隔,占据了整个桌面的显示器上打开的是“龙门茶社”的论坛页面。那天下午蝉叫的一如既往的喧嚣,高温一如既往的让你不开空调就活不下去。那天我很晚才离开那小小的办公间,一直在“龙门”上徘徊,写着一些然后删去,写着一些然后删去。

  狮鹫是当时在台湾通俗小说市场中占据着很大份额的出版商,它和它所在的台湾租书店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网络原创小说的唯一供血者。虽然半年来不断有各种消息和暗示出现在我们面前,但作为最大的合作伙伴,我们一直真心期待着形势的好转。而这个电话告诉我们,不但半年来陆续垫付的10多万稿费希望渺茫,而且每个连载作者已交付的3个月成稿,总额接近40万的稿费,也沉甸甸的变成了一个问号,压在我们的心上。扳开这个问号没什么可说的,不是因为我们和作者的感情,而是因为事情本该如此。我们知道相对于其他代理人,我们从作者那里扣下的佣金一向要高出很多。所以这种时刻,你要么咬牙扛下来,要么一辈子让别人戳脊梁骨。

  2002年互联网寒潮是龙空经营思路开始保守的第一个背景,而这个片断则是龙空在战略上进一步走向保守的瞬间。在这一瞬间,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几个有代表性的细节:细节一:每个作者3个月的繁体稿量,大约是18-24万字,从创作编辑心力上看,差不多相当于在网上更新20-30万字的内容。而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是当时网络上火红的,网友喊“大大快更新”最集中的,却都在出版社、作者和我们的共同利益需求下,硬生生的中止发布或者更新减速。为此,我们的心里多少有些歉疚。龙空在身为行业领先者的那些岁月,很多不商业的做法都源出于这种内疚的心情。包括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在网站上添加广告,包括从未曾主动打击积极的同行,也包括进度迟缓但一直没有放弃的改版。

  细节二:在这个场景中,有线下的出版商,有网站的运营者,有在网上写书的作者,但没有看书的网友。一个两个一百个两百个甚至一万个两万个网友的热情,是不足化为一个推动产业前进的动力的。任何时刻,那些能坦然的给你画一根黄瓜,然后拿走人民币并毫不心虚的牲口里面,都不会有龙空的人。仅靠热情来支撑一个事业是危险的,而如果你不能将收支项目变为常态并让交易双方都理直气壮,你就不能说你做的是“生意”。至少在当时,至少在当时的我们的脑海中,网友和大量的人民币之间,没有任何真实清晰具体的联系。



  但并不是没有一点联系……

  明扬推出vip之前,线上收费阅读的计划,就一直在龙空管理层内部进行着讨论。因为当时几乎全部实现商业价值的原创小说,都是进入了台湾租书店市场。所以,我们基于国内租书市场进行分析,寻找线上用户价值的实现模式是一个很明确的出发点。相比更为正常普遍的图书市场,它们对作品内容和质量的要求更为宽泛,读者的阅读门槛也更低。

  租书店里一册20万字的小说,读者租回阅读,每次大约1元。也就是说,只要不高于千字5分的每次阅读收费应该是一个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心理价位。当时一个不错的有实力在台湾进行繁体出版的作者,至少可以赚取千字30的稿费,这是一个可以保证作者进行专心创作的经济底线,同样是证明了的。 30*100/5=600 按照当时其它类似实现收费经营的网站数据看,10%转化率的情况下,需要每章6000的独立ip访问,转化率为5%的话,需要的读者要再翻一倍。网站的成本支出和盈利预期进行平摊,如果和作者4-6开的话,需要读者数量大约是每章1万以上的独立ip访问。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能拥有这种读者规模的作者,实体书稿费,又不会是区区千字30了。而来自出版方面的网络禁稿压力和来自付费读者的网络催稿压力,怎么解决?你怎么劝作者为了1块钱扔了3块钱?对内部来说,也将形成版权代理业务和网站发展业务的强烈冲突。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将主营方向转移,回报无法确保的话,现有保持合作的作者群体会不会因为利益而离去,公司资金链会不会断裂?除了锁链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证实了一个道理,没有既有利益的人,也就没有转型的门槛。

  然后是法律问题,当时国家已经明确发布互联网出版的有关法规,资格认证是不用想了,顶风作案的风险会有多大?

  然后是关于现有用户流失、盗版风险、团队人员、程序开发、硬件支撑、渠道销售、新用户拓展、市场手段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必定会在这个体系内大放光芒的小白文是否会影响龙空一直以来保持的相对高水准的形象的问题,反而从来没有讨论过。

  最后的估算是,平均每月5万元左右的持续投入,盈亏平衡的实现,需要至少1年的时间。而比较现实的资金测算是,公司可以支撑这个项目前6个月的投入。

  ……6个月,然后呢?

  事实是从有详细的讨论开始,不到6个月的那个下午,我隔壁的老楼,接到了一个电话。



  VIP有人开始做了,在绞尽脑汁挣钱还债之余,我站在龙门的废墟里,看着我们讨论的难题一一出现,看着起点和幻剑在死掐间挣扎着……孔毅也好、黑暗左手也好,在那时,至少有一件事的想法和我是一样的吧——我们都不要拿什么工资了。

  《一万小时战争》中,晃晃问我,为什么不想把龙门做下去?不是不想,只是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想想就能马上做下去的——开始,我们不懂。

  “我们能做六个月,然后卖不出去的话,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没法回答。

  我和你说的不是你的孩子,而是我自己的孩子。

  所以,对我来说,理想的年代,不是脑海中充斥着理想的年代,而是可以将理想攥在手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的年代。这个年代或许跨越的时间太短……

  也或许还远远没有结束。



  PS:我一直留着一个纪念品,是龙空在网友间募捐的时候一张到我手上的汇款单。汇款人姓李,汇出地是贵州。这不是我们在路上认识的第一位的朋友,也不是最后一位。


  【彼岸的叹息】

  我相信被总标题《网上阅读10年事》吸引进来的“你”(不是“我们”和“他们”),有一半是抱着找书看的目的来的,那么如果这一半的“你”看到了现在,被我前面和“什么小说好看”这个命题似乎遥不可及的絮叨弄得昏昏欲睡的话。咱们来点能让你兴奋的,怎么样?

  为了测试一下你的阅读基础,请看下面的名单,并在纸上写下你知道的,属于他们创作的作品名字。当然,如果你只看过诸如《风姿物语(黄易著)》、《天庐风云(罗森著)》这类东西的话。对这个测试可以无视了:萧潜,自在,手枪,罗森(弄玉),蓝晶(血珊瑚),明寐,玄雨,端木,泥人。

  在你写答案的时候,我来讲点和小说创作有关的理论方面的东西,就说一点儿,你不介意吧?

  王朔知道么,非常著名的也写过非常有影响力的小说的作家。他的影响力从南到北,由弱渐强,在北京达到顶点,然后愈北愈弱。什么原因?无他,京味小说尔。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作品,在背景地域的影响力一般也是最大的。这是文化的地域沉积带来的宝贵财富。一个小小的例子是“窝心”,和台湾同胞聊天的时候,他总是夸我说的话让他很“窝心”,这种感觉很奇特,心说你丫这么大人了,损我还笑呵呵的,还以为我听不出来咋的。当然,我现在见到台湾朋友,也喜欢笑眯眯的说他人长得让我很“窝心”。

  作为一种新兴的所谓玄幻的小说门类,我无从判断地域文化在创作中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但我想,不同的社会环境、语言词汇、教育背景乃至城市风格、集体气质,文化社会的林林总总,一定会多少投射到文字之中吧。这种痕迹,对于商业小说来说,一旦造成阅读者的理解错位,总归不是件好事吧。虽然我们可以确信《哈里波特》《达芬奇密码》是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但如果畅销小说排行榜上一水的译作,我不由会对贾平凹刘恒海岩郭敬明诸位巨巨报以坚挺的中指…… 哦,sorry,我会对贾平凹刘恒海岩诸位巨巨报以坚挺的中指。

  嗯,刚才那道测试题做完了么?拿过来看看吧。

  什么?

  答案?

  抱歉,没有答案,没有。

  不是说他们到2008-6-11为止写过什么作品我不知道,而是说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是否正确,我都不关心。

  嗯,好吧,其实我要说的依然不是哪本小说好看的问题。那一半的“你”可以再出门遛遛了。

  我想说的就在这个名单里面。这个名单是2006年台湾玄幻类小说销售前十名的作者名(罗森一人两本)。在这9个人里面,台湾人2个。而我相信,随着这个名单数量的增多,前50、前100……台湾本土作者的比例只会进一步降低。好吧,其实比例稍微再高一点也无所谓啦。

  这种在底层通俗小说市场上的本土选手的弱势(我拒绝使用败退这个词),其实和30年改革开放以来国货横扫全球的原因是一样的。这只是一个事实,对这个事实的价值判断,除非能够产生文化管制的结果,否则很难影响到事实本身。

  十年来,玄幻小说在台湾的结局都是所谓的租书店市场,而十年来台湾租书店市场的变迁,完全可以写成一个不太水的数十万字的玄幻小说。对于大陆读者来说,不需要了解太详细的情况,但一定要有的两个概念是:一、90%以上的这个市场的小说,都是连载出版的;二、一般来说只有连续3个月销售量不足1000 本的书,老板才会要求你收尾结束。这种阅读方式和运作成本,和网路小说“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它们彼此间的气质,不仅是作品特性相通,也包括类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相同。而事实上,无论从半个世纪来武侠小说的积累对网路小说的深刻影响,还是最初在网上创作的大量台湾作者形成的创作氛围,台湾租书店市场读物,对于网路小说来说,不算养父养母,至少也是长兄长嫂了。

  可是,每个月数百部作品对于读者,是一种愿望获得充分满足的幸福,还是一种面对大量特色不明个性不彰的作品的无奈和迷茫呢?事实上,市场最好的作品也就1万多册的实销量,而绝大多数作品,甚至永远无法达到2000册这么一个数量级。哪怕就算你的书本本实际售出3000册,又怎么样呢?120*0.10*3000=36000 从台湾实际的工资水平看,这还算不上达到了小康,只能说勉强糊口。温饱问题解决不了的作者,有多少人能坚持创作,努力创新?尤其当此人的才智超越常人,不是在职业上无路可投的时候。可是这样的稿酬,对于绝大多数当时大陆的网路作者来说,已经可以被外地朋友跑去“吃大户”了。

  就这样,台湾的玄幻小说市场,在孔方兄无所不在的大能指引下,如同方便面一样,被made in china了。这个市场到底使多少大陆作者得以安心创作,恐怕已不可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它近乎独力地对两岸原创作者群体进行着输血,这是毫无疑问的。

  最终,在鲜网、说频、狮鹫、上砚各有精彩演出之后,信昌以将整个出版制作部门搬到大陆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成书成本,并迅速横扫整个低端市场。

  以上就是我准备放到“前VIP”时期介绍的全部内容。在这个有关吃黄瓜的故事的前半部分,原创小说,随着参与者的多样化,一点点向着商业化转变着,速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你以多长的时间跨度来进行描述。实际上,它的成长完全不能用每年多少字的积累来形容,每年多少个G比较恰当。

  小说,好看的小说,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说。

  在我们即将追寻着这个愿望,进入线上出版的年代之前;在能够以目前已知的最快捷便宜的方式,使你阅读到小说的年代来临之前。让我告诉你一个关于黄瓜的终极秘密:

  所有人,包括你自己,在看到你吃下那根粉嫩粉嫩的黄瓜之前,其实都不知道你喜欢的是这一根黄瓜。

  (第一部分完qidianclub.com)






  【VIP进行时(2004-2008)】

  【魔力的真髓】

  就在前几天,在肾人事件之后,一出可以说轰轰烈烈却九成九会湮没在历史中的大戏,在起点上演了。在众多老潜水vip用户的联合努力下,一本已经太监了 3年的小说,被硬生生顶上起点的排行榜前列。在我身边的朋友都认为这至少部分表明,读者对书站作品质量下滑的不满情绪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

  这让我想起了遥远年代,在龙空原评发生的一场关于《我是大法师》的轰轰烈烈的讨论。讨论内容其实无非是应当如何进行创作,类似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后网文的前途会如何如何。从原评蔓延出去的战火烧遍了整个网络,并在永久性的留下一个名词“YY小说”后逐渐熄灭。记得那会我只是简单的说:“从此原创小说将明确的分裂成各自以《迷失大陆》《我是大法师》为代表的两个阵营,并走上不同的道路。”然后翻身把这本书从龙空书库里删掉了。现在想起来,非但有些对不起那位作者,也颇有些对不起自己,呵呵。

  当时,我在龙空抱着《北jing战争》《都市妖奇谈》冷眼看着网上铺天盖地“我爱YY”的小白,确实不乏恶意的想,未来有天小白们坐在大学课堂里,听着老师讲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时,那表情或许会很精彩。

  但我从来不认为,这些问题的责任真的应当甩给读者。这责任,理应由管理者来承担。在线下,出版商来负责,在线上,网站的管理团队来负责。

  问题的本质,或许在于随着读者群体的扩大,从选题策划到创作到编辑修改到包装定价,也应该根据具体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行动。而不是仅仅单纯的按照 18禁、N……体、注水肉这样的工艺流程,统一3分批发价,一股脑的扔给读者。毕竟,前两年还能成天呆在网上看小说的我,今年《圣徒》完结后,只能巴巴等着《家园》《冠军教父》,这滋味确实不太好受。

  好了,不再多说了。再往下说的话,无论是刻薄的讽刺、勇敢的试毒还是妄谈一些关于线上出版改进的思考,对我微薄荷包的和同样微薄的声誉,似乎都没啥好处。

  小说,好看的小说,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说。

  这次让我换个角度,不再是以读者的身份,而是站到对面,问你们一下:“到底,什么,叫,好看的,小说?”

  你们千万不要告诉我“文笔通畅,故事精彩”,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说“好看的小说”就是“好看”的“小说”。

  或者可以换个方式,你可以尝试着想想你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把你认为好的地方用3个词概括出来,然后你可以在脑海中换一本再概括一下……直到你可以脱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完成这种概括。可是,这个游戏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很难说服自己,这辈子都只会看符合这些概括的小说,就如同你不能说能用这些词概括的都是好小说。

  你可以鄙视我在逻辑或者随便什么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能简单的把“我认为的好看”表述给你。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哪怕是包含了“正太、萝莉、耽美、后宫、豪宅、乱伦、神秘主义……”等等一切商业流行要素的小说,也不见得能拼的过200年前就太监了的《红楼梦》。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出路或者是降低对流行小说素质的要求,或者是暂时抛开商业要素,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PS:文字是有魔力的,但这一节选用这个作为标题,主要还是提醒一下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个啃着黄瓜无所事事的家伙,很久没有请我喝茶了。
 
由版主最后编辑:

流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21-07-08
消息
1,563
点数
38
  【流行小说三日谭】

  创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很私密的事情。我的各种身份中,都没有老板这个词,换句话说,既然我没有把你养起来给我写书的能力,那么关于创作的种种想法,对于你的作品来说,就应该仅仅是风言风语,而非指导或要求。于是,固然有“文责自负”的说法,不过倘若日后有某人愤愤地说是看了weid的东东并实行之,导致自己未能成为大大,我是概不负责的。其实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叫weid的,不过是所谓“读者大大”皮袍下的一个“小”。而我所说的也只是一份基于个人的阅读喜好记录而已。



  “第一日,大大说,要有表达。”

  文字的基本作用,在于交流,所以最基础的事情就是你写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是什么。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阅读背景,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过往的阅读。当你脑海中的世界通过名为小说的存在与他进行交流的时候,最无语的就是,他发现他和你(不是你的主人公)之间的差异,有如鲸鱼与大象,虽然共享着同一片蓝天,但彼此都希望永远不要有见面的那一天。

  所以,身为这个世界主宰者的读者大大,最初的要求一定是“要有表达”。你不能让人看了几句话之后,首先的疑问是你的大脑回路和常人相比到底有什么缺陷或异常,对吧?在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例子是一本叫做《蒙古秘史》的作品。作者将汉字作为一种拼音字母,来记录着蒙古语述说的故事,并在其后的漫长岁月中,令人展卷如读天书。它充分说明,不是任何用简繁体字写下的东西,都是你在上了十六年语文课后能看、能懂的。

  名词的作用,在于规范什么是“是”,什么是“不是”。定义越基本,涵盖的范围就越大。对一部分人来说,“虎躯一震再震万万震”在“表达”的定义范围内,这是他们永远和“非他们”战斗的动因。



  让我们忽视那些妄图将小说弄得和原评一样冷清的“非他们”,来看看真正有些 “化生阴阳”的玄妙,超越一切言情、武侠、历史、鬼怪的商业小说分类,决定了“表达”的对立统一二元性哲学存在的矛盾主体——所谓或不知所谓的男性向、女性向。

  如你所知,我上面那一个自然段确实表达了我在面对“性向”这个二元分类的最初,和你一样的困惑。但大体来说,鉴于这是一个女人主宰的男权世界,在《男人装》出现之前,只有以《瑞丽》为代表的女性向,而没有所谓的男性向。男性在创造力的低下和自认拥有整个世界的自大,在这个时刻,被赤果果的展现在了文学女青年的面前,并在至少十年内,被青春小说出版商所鄙视。

  女性向和生物学上的女性有着必然但并不绝对的联系,女性向的目的也大多是讨好爱好者的荷包而不是爱好者本身。所以,和纯纯的女性向作品《超级女生》相比,《快乐男生》也是一个纯纯的女性向作品。这一点,是庄羽同学悲剧性的被BS的根本原因,她创造的可能是一个世界,但那不是掏钱买书并疯狂崇拜作者大大的fans们眼中的世界,同样不是慧眼识英雄的各级编辑们眼中的花花世界。



  我要说,在翻检阅读耽美文学的时刻,我依然是一个纯粹的男性。决定了我的阅读范围的,往往不是作品中的内容,而是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态度。我和我老婆都是一个相当小众的作品《骑士风云录》的忠实读者,但我们对大胖头鱼同学辛辛苦苦码下的上千万字的态度截然不同。我喜欢抱着它们,用上几天,把自己沉进那个单纯精致的日式奇幻战争世界,并努力的希望它们能变成铅字;我老婆则翻着我带回家的样书,将80%以上的有关战争、谋略之类她认为无趣、无聊、无意义的内容从容略过,然后细细地品味那几个萝莉正太之间的感情纠葛、人生命运和各种poss.你看,战争题材也好、12岁男生女生的恋爱也好,这些都不是你的读者放弃你作品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对待它们的态度——大胖头鱼同学以单纯精致的态度讲述着早恋问题,所以赢得了女孩子的喜爱;而鉴于他用4倍的文字证明了他其实对怎么打仗更有兴趣,他现在还是一个光棍。

  你在键盘上敲击出来的东西,能不能称为“写作”,你写作的是什么,写出来的这些东西是给谁看的?流行小说的第一日,大大们说,你可以不知道什么是我们要的,但你要小心,我们不要的东西,你最好少提。



  孔老夫子在人生七十的时候,满足的说,“从心所欲不愈规”;而年青的李太白同学,只能悲愤地自我安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同样令人心生景仰的人生境界。你大可以浪遏飞舟的勇气,无视二者后人生活景况的区别,我只是想说,那些丁克的、朋克的、博客的,其实都比他们身上那套衣服显示出来的,更有钱一些、更有强悍的老爸老妈一些、更视粗粮为美味一些。



  “第二日,大大说,要有新意。”

  看小说和吃东西一样,虽然更专业的人往往喜欢讨论什么样的东西更好吃以及为什么好吃,但作为普通的食客,其实要求往往不高,他们永远不会怀抱着对商粟的甜美回忆饿死自己。他们的渴望,哪怕用最文艺的修饰也充其量不过是,在食材明确的前提下食谱可以丰富一些。你看,在不会被毒死的前提下,当你在某个特殊的场合,把毫无情趣的馒头和温馨的碳烧架子或者铁血的腐乳联系在一起时,它就可以立刻变身有如蓝调的JBGZ并征服此前不屑一顾的小资mm们。

  在第二日,大大说,要有新意。仅对武侠而言,这是一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某熊姓作者就开始反反复复提及,并一直蔓延到了当前出版的各位女性武侠作者对她们的FANS炫耀的话题。对我而言,惊艳的第一步,是黄易。无关笔法,无关桥段,那个时代,你第一次发现,原来武侠的皮囊下,还可以装进这些东西。

  于是视野内出现了莫仁的《星战》系列,然后发现对于一个缺乏其他展示你创造性思维成果舞台的可悲世界来说,网文界将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天地。它远比天界、地界、人间界、畜生界更加的富有趣味,更加的挑战能者无所不能的思维上限和人生底线。

  最大的新意,并以此为生命之全部的作品,往往会催生出后世所谓的“类型文学”的存在。时光穿梭,无论“非现实”门、“武侠”纲、“玄幻”目、“架空” 科、“穿越”属、“种田”种的《大领主》,和《寻秦记》之间存在着怎样真切或者微妙的位面联系,你都不能否认10年前只有“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的单纯世界,今天已经混乱到了一定程度。

  “仙侠类”“盗墓类”“穿越类”……天知道那些发现传统武侠传统言情卖不动了的上游人士,怎么想出这些名词来证明他们给你看的作品,多么的与众不同、开山立派。于是,你发现不是专业级别的读者,很容易抱着穿越时空的目的就是跟随王霸主角将大陆变成后宫的理想,发现作者的一切爱好都是表述这次穿越的唯一目的就是把王霸主角送入某个已有或尚未修建的后宫。



  正如雷文的存在,标志着某种类型文学的某种极至的产生,以及类型文学打破彼此壁垒,要走向更大众的市场的呐喊。次一等的新意,谋求的不是对“写什么” 的回答,而是“还可以写什么”的回答,当你在胃口上(此处为生理定义而非心理定义,作者注。)可以接受剑仙李煜和12岁的一代天骄时,咣当一声,一个虽然不如现实更加奇幻,但充满了你远未发现过的新奇的世界,被作者在你面前打开了。

  比如,都是穿,你可以穿到过去;可以穿到未来;可以穿到魔法世界;后来发现还可穿到一个流行歌曲大展宏图的魔法世界,或者穿到一个流行歌曲大展宏图的武侠世界。

  再比如都是穿到过去大展宏图,最早大家只在意怎么争霸天下鼎定乾坤;后来发现,还可以学习一下希腊城邦共和国的当代假象;学习一下会计基础与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深刻联系;学习一下历代改革家共有的政治手腕和阶级妥协;甚至深刻的学习一下工业革命以来所有重大产业突破背后的技术细节和开发顺序。

  再比如,都是穿到过去大展宏图的产业革命教科书,你还可以单穿、双穿、正常穿、3P穿、群穿、来回穿、瞎穿……

  当你用一个标签解读你辛苦耕耘的流行文坛时,你往往会绝望的发出“前人备述矣”的哀嚎,但真的猛士,是敢于直面淋漓的文字,勇敢的把标签再加上几个。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武侠”是绝望的,但 “流行歌曲大展宏图”“3P穿”“产业革命”的“武侠”,未必没有你的一席之地啊。



  不过,不要忘了表达是基本,要知道,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他们没有想到某个点子,而是在于他们没办法用这个点子支撑起一个足够有钱途的作品。电影、电视、动漫、曲艺,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如此发达,以至或许根本不需要你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造性的世界里。你不要对大大们说,你只能写的和某某一样,完全一样。当然这个某某如果是罗琳金庸这样的存在,我们是会理解你关公般的面色的由来的。



  “第三日,大大说,要有生活,生活中要有爱。”

  吃饱了会撑、撑多了会腻,新鲜的东西勾搭了我们的兴趣,但有爱的人才被允许长久驻留在我们的脑海。线上阅读和线上游戏一样,粘性来自于孤单的城市里渴望交流的群氓,说白了,没有人认为在视频房间里的那个苍白女子,比饭岛爱更充满了诱惑,他们在意并为之嗷嗷乱叫的,无非是那个苍白女子,可能住的离自己更近一些,并由此确定自己和她天然的就可能更暧昧一些。

  你愿意相信的,叫“有爱”,你可以接受的,叫“生活”;它们可能是遥远太空中尤利安手里的一杯红茶,可能是元末明初张无忌手中的一杆画笔,也或许可能是漫天大雪中李寻欢手里的一块木料。它们都是远离我们真实的生活的,它们都是你可以接受、愿意相信并由此开始深深浸入其中的传送门。

  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生命中的种种难舍,其实不过是“七苦”而已。文字所能传达的,作者所能沉迷的,其实又哪里有那么多的东西呢。你能说好一样,就已经是非常人了,更表说勘破红尘超脱凡俗不在五行的修真灭神了——施主,你着相了。



  线上出版的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移植了台湾租书店市场模式的世界,从本质上它是一个更加小众、更加粗放、风格更加近似、增值空间更小的市场。这个市场到目前的本质,依然是要占领你阅读的时间,而非你脑海中的空间。所以我们看到了远不是最红的萧鼎在网下压倒了点击更多的大大们,但他的《暗黑之心》一定比《诛仙》扑街;所以我们还看到了远比趴在起点上的更多更专业的出版人,宁愿沉迷在天涯上,搜检着一些东西,并花钱或免费的把它们放到新浪上。

  30天看不见后文的东西,放在网上很容易被无视,所以现在“快”成了第一位的尺度;如果有一天,那些30天不看后文也没关系的东西,被真正无视了,第一位的尺度才能发生变化吧。所以,劣币良币也好,风格特点也好,你现在蹲在租书店里,没腻的话,就少叨叨了……每本一块钱的家伙,没有人权。

  更大众的,的确不是更精英的,也不是更低俗的,但你会在多大程度上遭受十八禁N……体注水肉的摧残,仅仅取决于你能不能、愿不愿、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堆砌人民币和抽大嘴巴的行为艺术的展示。





  【胜负在棋盘之外】

  如果将十年来兴衰成败的书网一一备述,不啻于强人所难,记忆永远会洗掉那些曾经真实的发生,只留下一种凝聚的情感。



  百战、天鹰、爬爬、翠微、异侠,都是乘一时之势崛起的书站,有些已经湮没在岁月之中,有些还留有一些遗迹,有着如你我这般的阴影,偶尔出没其中。然而,无论他们的站方,曾经怎样的豪情万丈,事实是,在这一盘棋局之中,他们们从来没有机会,拿起棋子,决定过自己的命运。无论是一家独大、双雄并峙还是三国混战,无论它们曾经的流量有多么高、资源有多么多,他们确实从来没有能力将他们的影响力,从一城一地之间,扩展到整个天下。

  龙空曾经拥有资源最丰富的团队,幻剑曾经拥有最热情阳光充满活力的团队,起点曾经拥有商业化目标最明确执行力也最强的团队,这是先后乘势而起的圈内的领先者。相比之下,百战、天鹰、爬爬、翠微、异侠,有什么可以称雄天下的么?做不到最好,就意味着可以被替代,就意味着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如果说辛苦付出就有回报,能存活下来并为人所知的书站,又有哪个的团队不是在初期拼死拼活的打熬呢。

  首先出局的是异侠江湖,从始至终,除了OCR和盗贴,我甚至都没有对它留下过什么特别的印象。在大家都在拼原创的资源的时候,他的站长却始终没能召唤到有影响力的作者驻站,或可算是一个异数。

  然后是百战、翠微,他们出局的原因比较可惜,虽然前后不一,但却都是倒在“不能忍”上的。从转贴起家的他们,都是在刚开始拥有自己的作者资源,因为其所侧重的内容实在不够大众化,失去了更多的潜在读者的。坦白的说,这对于夹缝中求生存图突破的网站来说,的确是一个相当致命的陷阱。但我觉得,作为站方,还是有些不够大气、不够沉稳。譬如革命不成的大王,占了寨子、来了入伙的兄弟,比以前是热闹了,可在大义上,终究是有些得不偿失。有时候会想,在VIP的初期,百战翠微上的文章,如果能把它们推上流量第一的位置,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今天吧。可反过来再想,更多的作者选择了起点和幻剑,不是没有理由的。

  爬爬是我很有些感情的书站,因为那里有着最早的一个有组织的评论团队。虽然我曾明确的对夜枭表示过我理解中的评论团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其后的接近两年的时间里,匿名去爬爬看着同好们的美丽演出。然而,爬爬终究没能坚持下来。我个人觉得,问题主要是出在团队的领导方面。无论是夜枭也好、光速也好,面对变化复杂、局面日新的网文界,爬爬众想的似乎总是“别人在如何如何”而不是“我该如何如何”。而面对乱局,又缺乏团结一致的姿态、缺乏明确坚定的声音。

  天鹰和幻剑其实有些类似,当网友还沉浸在大规模挖角、南北对峙的虚假繁荣中燃烧着八卦之魂的时候。其实盛大入主起点本身,已经在棋盘上拍下了占据天王山的千钧一子。这一子,名曰“烧得起的钱”、名曰“买得到的点卡”、名曰“看得见的宣传”。即便在旧有用户的争夺上,彼此可以旗鼓相当,但大量的新用户的涌入,还是毫无悬念的让起点一路绝尘而去。



  “最大”是一个门槛,它证明着你们的能力,在“足够好”还飘渺在外太空没有降临这个位面的时代里,它永远是跑马圈地者最大的战利品。或许,缘自用户的不满可以启发一种思路,从旁的角度撬动貌似焊牢的铁板,但在“足够好”来临之前,大家是不是应该想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变成最少在一个子项上的“最好”,而不是如今天一般的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好在大部分站还活着,活着就好,还有未来的机会。至少有机会亲眼看着新浪如何挟无穷的用户,近乎独霸的博客,各种资源优势集聚的高端内容,按照VIP的模式,来冲刷这个曾经寂静下来的战场。

  我说过,在这十年的历史变迁中,你可以用一部部的大作来说明,作为价值源头的作者怎样一点点的影响着这个位面,但那都是虚幻的,都是没有八卦精神的,都是没有看到棋盘上、棋盘外那一支支形形色色的黑手的。

  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棋经十三篇·论局篇第一》



  逐浪是一个异类,这是唯一一个靠OCR与盗贴起家,然后洗白脱手卖出的非典型性成功案例。在此,我没有丝毫基于business is business的异常感受,早在世纪之交,我就深深陶醉于那些形形色色的第一桶金的故事之中了。对于逐浪的团队,我只能始终报以难以名状的钦佩,只是在情感上,我真的不知道作为一个书站,面对作者关于“你如何保证你的信誉”之类的疑问时,应当怎么回答。或许,“当初的事我不太清楚……”作为一个开头,应该算是勉强及格了吧。

  啃书等DT站。和大部分生死不知的书站不一样的是,大部分的盗贴网站,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盈利模式。从服务器到网站模板到导流量,都是可以进行成本的精确计算的。甚至网站排名做到什么程度不会引起大麻烦,还可以很好的赚广告费,都是在一个个此起彼伏的盗贴站,成立之前就已经计算好了的。很多人说盗贴有如私服,无法杜绝的原因,是盛大过去的不良名声。但我想说,这是一场典型的游击战,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即便是真的用心去打,恐怕这只老虎也是不好找、不好抓、抓了一个还有一个的。

  所有的盗贴站,都是让自由的互联网阅读更加自由的战士,都是吸食既得利益者血肉而生的寄生者,也都是没有明天,从来不曾在精神上属于这个位面的影行者。

  17K。是的,强大的一时风头无俩的数字站,在我的回忆中,只能委屈地停留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篇幅内了。我对它真的缺乏好感。最初,我们认为面对“他们”降临这个位面带来的强者愈强的结果,也应当有另一个挟裹着金元宝的“他们”,踩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好了,不用说什么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尾的鬼话了,我看到了开头,同时,那就已经是结尾。

  仿佛是05年夏天的北京的某个著名的温泉度假村,夜,自恃身份很高的孔毅老大在数字站投资方的正式见面会后,驱车奔来,其时,酒局正酣。好吧,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被投资方挑中的站长的名字和相貌了,我唯一记得的,就是他在三杯酒下肚之前,对着同桌的作者,开怀大笑道:“兄弟我图的是什么?不就是给弟兄们分了这一笔钱么!”第二个片断则是,在这次会议之前,投资方那雄心勃勃的赴美上市圈钱的计划。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为了分钱而来的人,没钱分了之后,自然只能琢磨着什么能捞钱了。为了圈钱而来的人,在没圈到之后,自然也不肯再让大家白分了自己的家当了。

  很多曾经的王者,还羁留在数字站中。未来的机会或许也会再度降临数字站,但在我眼中,到目前为止,它还从来没有活过来过。

  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

  ——《棋经十三篇·审局篇第七》



  很值得一提的是晋江和铁血。

  作为类型小说的集中场所,其实它们代表着标准的女性向、男性向的二元划分。它们是典型的可以在某个方面做到“最好”的代表。

  铁血,曾经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架空文、军事文的集散地。在起点依靠线上出版,夺取了大量曾属于它的作者群后;在时空管理局几乎对所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品,下达了追杀令后;铁血开始向一个针对特定群体,提供全面服务的社区化网站,进行着艰难的转型。

  铁血的过去,有着很多个曾经喧嚣的论坛;铁血的未来,或者只会部分的和网络文学、流行小说重合。

  过去的某些时刻,我们会接到来自某个部门的电话,提醒我们将某部作品或某个话题的帖子进行管理,一般电话都是以“我也很可惜”或“给我留一份”结束的。我相信,铁血的管理方,接到的这样的电话会更多。他们的团队和他们的读者、作者,或许有着太多的没必要的情绪和太少的岁月积累,但在男人、努力象个男人这方面,他们一路走来,又一路走下去。

  晋江,注定将以八千小吊带的夏日联谊活动,永驻于我的记忆。其实从最初的OCR台湾口袋书,到后来鼓励原创和交流,到后来的广告和产品代销,再到后来的版权代理。晋江的团队和她们走过的路,很多地方都和龙空很像,而她们甚至拥有更强大的成功案例——明晓溪。

  就我知道的几乎所有吃青春原创小说这碗饭的出版人,都恶狼般的盯着晋江的排行榜,这是她们成功的所在,也是她们一度分裂的原因。所幸,晋江到了今天,依然坚持了下来,坚持到了她们现在艰难起步的VIP,明天对她们来说,应该是更美好的。

  被盛大收购的晋江,没有并入起点女频,证明了她们坚持的价值,也证明了至少在目前,两个网站的用户群体的重合度很少。盛大拥有了女性网友最大的2个阅读市场,晋江未来能不能守住至少一个?

  对铁血和晋江的八卦很少,不是不够尊重,而是我们注定会在下一个十年的回想中,重点提及它们此刻的未来。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棋经十三篇·合战篇第四》




  【网编初步】

  突然想起这个话题,是觉得现在网编的工作,大多是半路出家,野路子出身。正好可以让我这个同样的野路子,简单的说一些感想。不过网编于我,做过也没做多久,管过也没管多少,很多不免会成为假大空,方家一晒。

  网编和实体书编辑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数量的巨大,负责对口的作者和每天要看的文稿,大约会是普通平面编辑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二是在这种情况下,网编大约是无法为作品的文字负责的。为作者好啊,不放弃作者啊之类虚头八脑的话就不说了。说些工作上应当保持的理念吧。


  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网编,你势必要和众多的作者发生直接的联系,也难免要和更多的读者发生间接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基本在于,你是否会倾听;你是否能对对方专业能力作出判断并始终保持尊重;你是否能准确的判断出对方的需求;你是否能流畅的表达你的想法;你的周边阅读是否足够开阔;如果你是小白,你是否能让对方不因此鄙视你;你是否错字连篇?


  你对阅读还有没有狂热的爱好?

  每天坐在电脑前面,阅读数十万字参差不齐的稿件,数年如一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乐趣会一点一滴的消磨掉。可你必须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当你对文字、对小说丧失兴趣的时候,你对作品的判断力也会慢慢的退化。而没有上千万字数十部同类作品的阅读基础,你作出的判断甚至往往都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很多时候,编辑是第一顺位的发掘者,你最大的乐趣应该并始终应该是从众多的平凡中,发现那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保持阅读兴奋的方法很简单,或者是探寻作品内含的种种可能性,或者是让自己一边看一边想想,作者、作品的特点在哪里。很多时候,哪怕开始的情节是烂大街的,可是一两处细节处理的不同,都可能意味着作者完全不同的成长潜力。


  如何推荐你认为最优秀的作品?

  最好的作品,满足的条件很简单,就是那些能打动你的小说。无论是让你哭还是让你笑,无论是让你压抑异常还是兴奋莫名。日复一日,你会看到很多平淡乏味的文字,这种难得出现的情绪,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

  很多时候,缺乏经验的小编往往不知道怎么把这个作品华丽的推荐给领导或者读者。其实很简单,你就直接说你在什么时候,产生了什么程度的情绪化反应就好了。比如:“我从第三章开始,一直笑到第26章。”或者:“开始有个悬念,看到第五章某某出场的时候,寒毛都竖起来了。”这种直接的阅读感受,比你列举多少个商业要素都更加生动、更能打动没看过这个作品的人。

  就是这么简单,把所有人都看成是你身边普普通通的好友,你就是单纯的想和他们分享一种阅读的感受而已。你要相信,总有和你相似的读者,而拥有能打动他人的文字力量的作者,其实不多。


  如果判断一部好的小说?

  要有表达;要有新意;要有生活,生活中要有爱。就这三句,参见前文。


  谁是你的敌人?

  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当你看好一部作品的时候,你的敌人永远是你的上司。你必须为作者争取到你认为他应当得到的待遇,可能是首页的资源,可能是网站的活动,可能是更高水准的编辑交流……这些如果你无法提供给作者,你应当为作者抢来。不过更高的稿酬不一定在你的工作范围内,这点必须明确,你是编辑,不是出版经理。


  询问作者什么?qidianclub.com

  当你认为有必要和某个作者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的时候,从工作角度,建议首先关注这些方面:过去的作品;如果是业余创作,创作状态怎样;希望学习模仿的作者;有没有诸如写一部****的《教父》之类的想法;工作专业是什么,有没有近似专业水准的业余兴趣;对自己创作风格的表述;对作品的自我要求;基本性格;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上的帮助。


  什么是专业的建议

  首先要判断作者的类型,N……作者是全能的,他们不需要专业的建议。对鬼速作者的建议,就是往熟了写,尽量尝试让人物和情节自主推动故事发展,一定不要2万字的故事,10万字的设定。对类型小说作者,你可以说说以前有哪些成功的作品,哪些基本成功的作品,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对故事来说,不要有世界背景上的重大逻辑矛盾和不协调感。不要对目标读者群体进行赤裸裸的冒犯。开头几千字的修改建议。小说简介的修改建议。时空管理局的最新行动倾向。

  最后,我们理解一位刚开始创作的作者,对处女作倾注的感情,但一定要要求他克制,网文应当以专业的态度。最好最想写的故事,可以等以后水平高了能掌握的住了,再重新捡起来。刚开始创作生涯的作者,往往没有经验,但一份详细的大纲一定是对他来说最糟糕的帮助。你可以帮助他丰满他想象中的人物,并找寻人物性格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可能。


  建议而不要要求

  不要试图控制作者的创作,你只要如实的说出你的观点,并确认他会进行思考就好了。关于作品的风格,你可以建议更流畅一些,你可以说太雕琢文字的话其实对大长篇意义不是很重要,但不要说他的风格太拖沓沉闷。

  简单的说,无论对vip还是实体出版,能赚多少钱是靠作者的意志和人品,而你如果参与的过深,最少对创作者来说,会造成很多困扰。确实有一些作者对是否能多赚几千块钱兴趣不大,如果非按你的意见进行修改,很有可能出来的东西反而少了很多灵性。

  相反,如果你对自己很有自信,可以在没看大纲的情况下,尝试和作者聊聊你对后续情节的猜测,可以聊聊你认为这个世界中如果还发生什么,你会认为很棒。这不是干涉,而应当是一种智力上激荡。


  不要欺骗

  只看了三万字,就直接说只看了三万字,说出你没有看完的原因,等待他的回答。写枪稿推荐文的时候,也不要肉麻的欺骗读者,技巧一些,诚实一些,反正太肉麻的枪文,只可能让我失去一部好书,而不是读到一部烂书。


  寻求帮助

  当你对一部稿子应当怎样处理觉得举棋不定的时候,当你对作者的前景判断不清的时候,当你发现工作已经堆积到绝望程度的时候,立刻寻求帮助。

  以上,是我理解中的一个网编的基本工作。有时候你会发现,你必须在不停歇的QQ聊天中完成上述工作,所以,长途电话和对网络小说发自内心的喜爱,才是最重要的。



  PS:对我喜爱的作品进行实体书编辑的时候,我喜欢打印出来,随时把自己阅读时的想法写在边上。文字太多的话,就一边对着电脑看,一边在便签上写来写去。然后发现,有的时候,编辑真的可能比作者还要熟悉那部作品。

  好吧,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奇幻世界,大大们只唠叨了3天,就洗洗睡了。
 
顶部